商业地产预期恶化 美国银行业再酿危机

2023-05-11 09:30:23

◎陈佳怡 美国银行业正陷入商业地产风险的“漩涡”之中。 “一些银行对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敞口更集中,如果商业地产环境恶化,这些银行将蒙受更高的损失。”美联储在北京时间5月9日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对商业地产风险发出了警告。 实际上,在近期的第一共和银行倒闭案中,美国商业地产风险便有所显露。第一共和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该行房地产抵押贷款浮亏达193亿美元。此前,美国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违约事件已频繁出现。 美国商业地产预期持续恶化 一场残酷的“逆风”正席卷美国商业地产市场——在疫情与美联储加息的双重冲击之下,原本被视作“优质资产”的商业地产预期持续恶化。 在此背景下,部分CMBS已出现违约,相关风险逐渐暴露。今年3月初,黑石旗下价值5.62亿美元的CMBS出现违约;不久前,美国房产巨头Brookfield的基金被曝年内再度违约,拖欠了旗下12栋办公大楼的合计1.614亿美元抵押贷款。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美国商业地产市场正处于利率上升、信贷紧缩和债务到期的“完美风暴”之中。 “疫情期间美联储放水,商业地产市场成为吸收过剩流动性的重要领域,美国商业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形成价格‘泡沫’。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后信贷成本急速上升,叠加疫情后办公习惯的改变,导致商业地产需求下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端商业地产价格有所缩水,同时加息导致负债端成本上升,银行面临比较大的利率风险。 与此同时,由于2023年至2024年有万亿美元商业地产贷款集中到期,“债务违约”可能接踵而至。国泰君安证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戴清表示,商业地产贷款集中到期后再融资将面临高利率环境,而底层资产价值正在缩水,债务违约率可能上升。 中小银行风险敞口较大 在这场“完美风暴”下,商业地产的潜在风险可能传导至美国银行业,中小银行或将处于“风暴中心”。 美国商业地产债务一直是金融机构账目上的“隐患”,而中小型银行对商业地产的风险敞口更大。 根据美联储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4月26日的当周,美国所有商业银行资产端的商业地产贷款共计约2.91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小型银行拥有1.96万亿美元,占比达67.4%;美国大型银行持有8460亿美元,占比约为29.1%。 随着商业地产需求的下滑和银行继续收紧信贷,资产端商业地产占比更高的中小银行资产收益将受到影响。曾刚表示,美联储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意味着银行负债成本高企,而资产端持有的商业地产收益下降,银行净息差将会大幅收窄,对银行盈利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商业地产风险向银行业传导,也可能会加速美国经济走向衰退。招商证券在研报中称,美国办公楼抵押贷款或成为下一个“爆雷点”,虽不至于爆发类似2008年的系统性经济危机,但将加速信贷收紧,进而导致实体经济转差、衰退概率上升。

查看详情 >

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能套利? 业界称空间不大且是违规行为

2023-05-11 09:30:23

近期,部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高于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引发市场对套利空间的讨论。“套利”即企业或个人在理论上可用较低利率的贷款购买高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从而获取“利差”。 在受访业内人士看来,套利空间由两大因素共振产生:一是利率市场化下,贷款利率持续走低;二是银行理财市场回暖,理财收益率持续上升。从趋势看,随着企业和个人贷款需求的回暖,套利空间未来会压缩乃至消失。从投资者角度看,通过套利获取的利润空间并不大,且存在违规等其他风险。 贷款利率下行 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 5月10日,记者在多家银行App看到,部分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低于4%,个别低于3.5%,处于较低水平。如,某国有大行企业经营贷项下的信用贷最低利率为3.65%,抵押贷最低利率为3.45%;某股份制银行的信用贷、抵押贷的最低利率均为3.65%;另一国有大行的线上消费信用贷最低利率为3.85%。 从行业层面看,去年以来,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在历史低位徘徊。4月23日,央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对外表示,2022年,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34个基点,仅4.17%,这在历史上是比较低的水平。央行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银行体系新发企业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9BP,降至3.96%。 加权平均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应不同区域和企业的利率差异情况,实际上,部分地区优质企业的贷款成本可能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央行营业管理部今年2月份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北京地区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为3.09%。 与银行理财收益率对比来看,一些银行的贷款最优惠利率已经明显低于固收类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招商证券廖志明团队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中旬以来,债市走出单边牛市行情,由于开放式理财产品市值法估值,净值走势与债市紧密相关,2023年前4个月,固收类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4.5%。 整体而言,今年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高于贷款最优惠利率是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贷款利率下行所致。其中,减费让利、实体经济贷款需求还处于恢复期等导致贷款利率下行是主因。川财证券宏观高级研究员崔裕对记者表示,企业层面,一季度工业开工率处于恢复期,因此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总量处于恢复过程中;个人层面,当前居民贷款需求仍处在低位复苏阶段。 从趋势看,业内人士认为,套利空间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未来随着贷款需求回升,贷款利率可能会有所上升,而银行理财收益率会有所下行。因此,未来,套利空间可能会持续缩窄,直至消失。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记者表示,从短期看,贷款利率走势取决于资金供需关系,目前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还在恢复中,监管部门也鼓励金融机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因此,套利空间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从长期看,国家对基建的支持力度很大,预计工业开工率将持续走高,这将拉升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五一”消费数据说明消费有所复苏,居民贷款处于回暖阶段,预计消费贷的驱动力将逐渐从供给端转至需求端。综合来看,信贷需求复苏在即,利率“倒挂”不会持续太久。 与此同时,银行理财也难以持续维持较高收益率,这会压缩套利空间。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认为,今年前4个月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很难持续,未来几年理财可预期投资回报或难超3.5%。 套利操作有风险 银行要加强资金管控 面对套利空间,投资者能不能套利?有哪些风险? 理论上,假设某企业主使用3.45%的最优利率贷款100万元,并将其投资一款预期收益率为4.5%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年后则可获得1.05万元的“利差”。 现实中可以这么操作吗?对此,冠苕咨询创始人、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对记者表示,类似套利存在于理论设想,在实际业务层面操作会有多重风险。 首先,上述行为是监管明令禁止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投资者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者如果被查出存在相关行为,轻则勒令马上还贷,重则对个人征信有不利影响。 其次,套利空间并不稳定。银行理财净值化后,收益率波动较大,银行理财持有期收益率并不一定能完全覆盖贷款成本。 最后,贷款周期可能难以匹配理财产品持有期,会出现贷款到期但理财产品难以赎回的情形,得不偿失。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也要强化资金管控,避免部分投资者铤而走险。崔裕表示,为防止客户挪用贷款投资理财,银行必须加强对客户行为的管控。 杨海平也表示,在有套利空间的环境下,银行要强化对客户资金流向的管控。

查看详情 >

美国债务上限博弈:不断上演的“肥皂剧”

2023-05-11 09:30:23

莫莉 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美国银行业危机待解的困境之下,新一季的美债上限“肥皂剧”轰然上线。5月7日和8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接连在美国媒体上亮相,警告国会两党,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5月1日,耶伦致信国会称,如不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最早6月1日将触发美国债务违约。 耶伦的话并非杞人忧天。今年1月,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就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法定债务上限,民主党和共和党迟迟未在债务上限问题上达成共识。在民主党和共和党持续拉锯的同时,美国国债市场正在给美国债务违约的风险进行定价,将流动性转移到危险月份之外的债务之中。另外,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储户存款依然在持续流出,显示出银行业的动荡还未完全平息。市场担心这将会使信贷规模进一步收紧,进而使得整个美国经济降温。而美国政府的税收收入水平也将下降,使非常规措施所能提供的缓冲被更早用尽,加速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到来。 在以往美国债务上限“肥皂剧”中,一波三折属于一贯“套路”;不过,本轮债务上限僵局被打破的难度更大,美国两党有关债务上限的闹剧还要持续多久,以及如何“讨价还价”将是未来重要关注点。国会众议院方面,在2022年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获得众议院优势地位,意味着共和党提出的提案将更容易在众议院获得表决通过,也将使得拜登政府在众议院的预算议程审议上困难重重。国会参议院方面,即使拜登政府的预算方案或者经过协商和妥协的方案得以在众议院顺利通过表决,若拜登政府无法顺利获得参议院的绝对多数(60票)审议表决,那么预算审议的程序将被进一步延长。 虽然每季美国债务上限“肥皂剧”过程曲折,但结果往往是有惊无险。目前来看,本季“肥皂剧”的结局大致存在四种可能。第一,两党在最后期限到来前暂停或者提高债务上限,且不削减财政支出。第二,最后期限前民主党以削减赤字换取暂停或者提高债务上限。第三,最后期限时两党没达成共识,美国政府“停摆”,民主党让步,削减财政支出以换取共和党同意提高债务上限。第四,两党难以达成妥协,拜登援引宪法修正案第14条(或采用其他非常规措施)突破债务上限。通过对2010年以来历次美国债务上限“肥皂剧”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出,每次两党在争斗中解决过程曲折不一,但最终都在违约前得到解决。通常执政党提出暂停或提高债务上限法案,被在野党投票否决,随后两党会根据自身政治诉求进行多次谈判并做出让步。考虑到明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两党都会尽量避免最终触发“主权债务违约”这一重大风险事件,因其会对美国政治稳定和经济运行造成剧烈负面影响——当前美国经济已然面临滞胀压力,若再因债务上限问题造成重大金融动荡并导致经济衰退,这是两党任何一方都不愿看到的。因此,预计本次债务上限危机真正升级为美国主权债务违约这一重大系统性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较低。 然而,美国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肆意透支美国国家信用,长久来看是否会产生“自掘坟墓”的效应值得观察。首先,债务上限危机源于美国财政部发债面临国会的约束,2010年后,债务上限逐步沦为美国的政治“武器”,被在野党用作与执政党讨价还价的筹码。虽然从过往经验来看,两党在拖到最后一刻,会迫于多种压力,反复权衡利弊后,达成某种妥协。但债务上限危机频繁发生、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将影响美国政府正常运转,包括占据财政支出大头的养老和医保资金发放,这将直接影响美国民众维持日常生活开销。其次,美国债务上限“肥皂剧”对国际金融市场不良影响难以忽视。美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安全资产,美国国债风险溢价上升无疑将冲击全球金融市场,收紧美国甚至全球的融资条件。融资条件收紧和财政支出受限也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第三,更重要的是,债务上限危机还将不断消磨美国政府信用和美债等美元资产价值,引发全球市场对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信任危机,从而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显著冲击。

查看详情 >

金融市场能否抵挡冲击

2023-05-11 09:30:23

本报记者 刘燕春子 已经持续数月的美国债务上限僵局仍未取得有效进展。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会见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和参议院少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共同讨论提高债务上限以及联邦政府违约风险的最后期限。 不出所料,此次会谈美国两党并未就解决美国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会谈结束后,麦卡锡表示:“我没有看到任何新的进展。”而拜登则表示,这场会议颇具成效,美国不会出现债务违约。预计将继续举行会谈,两党主要领导人将于本周五再次会面。 对于金融市场而言,美国两党能否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以解决危机尤为重要。2011年时,正是因为美国的债务上限危机导致国际评级机构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发美国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大震荡,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尽管面对当前的债务上限僵局,金融市场的情绪依然保持了相对稳定,但随着债务上限到期日的逐步临近,若美国政府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债务上限僵局,金融市场或将再度遭遇冲击。 债务上限沦为两党对抗工具 事实上,起初债务上限制度是为了便利借债。在该制度建立前,美国政府每次借款都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和授权。美国于1917年通过《第二自由债券法案》,批准150亿美元债务上限,自此国会不需要单独审议每一笔借贷,债务上限制度由此设立。债务上限本质上是美国政府的自我设限,防止因支出无度而随意发行国债。一旦触及上限,将无法发行新债,并且将面临债务违约风险。但自有记录以来,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屡次达到债务上限,政府债务规模不断膨胀,债务上限制度并未起到实际的约束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看,债务上限问题陷入僵局主要是因为麦卡锡将削减支出方案与提高债务上限捆绑,要求拜登政府削减开支,以换取提高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但拜登政府则希望无条件提高债务上限。拜登表示,美国政府可以削减支出及财政赤字,但麦卡锡提议的减支方案将损害美国民众利益。 事实上,今年1月,美国政府就已经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而美国财政部则通过暂停对一些联邦养老基金的投资等方式,将债务控制在限额之内。近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多次警告,在目前的法定上限31.4万亿美元的情况下,财政部部署的非常手段大概仅能维持到6月初。需要提高债务上限以避免发生经济灾难,否则美国可能在6月1日就会违约。 警惕金融市场动荡 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市场尚未因为债务上限问题而感到非常不安,但潜在债务危机依然是市场投资者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风险。今年年初时高盛就曾预计,债务上限将构成今年最大的政治风险。而大多数的债务上限僵局都发生在民主党总统不能完全控制国会的情况下。2011年7月22日至8月10日,受债务上限危机的影响,标普500指数跌幅近17%,黄金飙升近13%。 目前,银行业危机、经济衰退风险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仍是主导市场情绪的主要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债务违约风险的日益临近,金融市场的情绪可能将随之发生改变。截至本周二,美国三大股指纷纷收跌,市场情绪变得更加谨慎。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56.88点至33561.81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8.95点至4119.17点。纳斯达克指数下跌77.36点至12179.55点。 耶伦表示,如果美国国会不能提高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债务违约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打击,可能引发金融混乱,并削弱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无论是债务到期的利息支付,还是社会保障受益人或医疗保险提供者的到期支付,我们都没有足够的现金来履行我们所有的义务。人们普遍认为,金融和经济混乱将随之而来。”耶伦说。 另外,耶伦强调:“在整个全球金融体系中,美元和美国国债被视为最基本的安全资产。它是值得信任的,是最安全的资产,如果不能提高债务上限,损害美国的信用评级,就会使它处于危险之中。所以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一旦美国政府的偿债能力受到质疑,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预计将会上涨,价格出现下跌。那些被市场认为是美国政府债务违约后不久就要偿还的债券,投资者往往会要求更高的收益率作为补偿。纽约联储银行前行长杜德利日前表示,现在,未能达成债务上限协议的后果将很可怕。即使美国政府还能优先支付债务以避免立即违约,未能提高债务上限将摧毁美国股票和债券市场。

查看详情 >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方向: 寻求规模效益质量的均衡发展

2023-05-11 09:30:23

宋珏遐 近期,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总体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优化服务结构,提升重点领域服务精准度,拓展保险保障渠道。 在前三年分别实现30.9%、27.3%和24%的余额增速后,今年以来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仍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记者在今年实地采访中了解到,一系列政策推动除了带来增量扩面,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降低,不少地方中小银行也在有意识地构建满足小微企业阶段性经营需求和续贷需求的内生机制,这些都让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的经营主体,有相对好的金融服务体验。 在要求“总体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的同时,《通知》着眼于优化供给结构,完善小微企业服务定价机制,并强调发掘不同类型机构和资金的服务优势,以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而对于自2018年《推动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布起提出的“两增两控”新目标,《通知》没有提及。 尽管近年来差异化监管机制被不断完善,但在经济新常态和有效融资需求尚待恢复的阶段,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在局部和微观层面还是存在一些痛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在现有服务能力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将贷款余额和户数做上去,有的机构以过低贷款利率营销其他银行的存量客户,造成了局部贷款服务在利率、额度方面的过度竞争。这可能进一步造成一定范围内银行机构在价格、渠道等方面的集中发力,而忽视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组织结构、客户基础等优势,提升服务精准度、能力和质量。另一方面,客户需求和服务供给在匹配方面确实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例如,此前,银行在向优质小微客户营销服务时侧重于关系导向,但随着企业发展目标趋向稳健,其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且更需要稳定、能够及时有效反馈的金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降低价格已不再能够赢得竞争优势。再比如,过去客户选择银行机构时可能有“习惯”的因素,但随着我国人口流动和企业业务交流范围越来越广,这种习惯也会改变,由此带来不同银行机构客户结构、服务重点和渠道等方面的调整。 事实上,对比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服务需求及其贷款规模占比,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有较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此次《通知》内容并没有忽视小微金融服务规模增长的必要性,同时给予金融机构调整空间,便于其明确自身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未来重点发力的潜在市场,以及需要为此配备的能力、服务渠道和组织优化方向,以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在规模、效益、质量上的均衡发展。 具体而言,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开展小微企业服务时更多依托线上渠道,这是由其金融科技优势和组织架构特征共同决定的。类似的方式在保障了需求精准分析和业务快速拓面的同时也有短板,即必须要保证所需风控评估信息依据的顺畅共享,像线上税贷产品就可能因为税收缓缴、减免出现金融服务间断。基于如上特征,大中型银行可以为有较大规模或影响力的产业及其中主体提供综合性服务,依托在信息获取、数据价值挖掘和多维服务的优势,更好支持产业转型发展需要。而中小银行具有更强的业务、组织、流程的灵活性,其可以根据小微主体的需求或外部政策环境变化做出调整,这使其在挖掘区域内客户需求潜力和价值等方面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查看详情 >

美国债务上限逼近“摊牌”时刻 首回合谈判毫无进展?

2023-05-11 09:30:23

[ 专业人士警告称,美国政府债务触及上限,不仅使美国可能面临灾难性后果,还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威胁。随着投资者质疑美国国债的价值,全球金融市场势必会受到冲击。美国国债被视为最安全的投资之一,是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当地时间周二(5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与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进行谈判,试图打破两党围绕美国31.4万亿美元债务上限问题长达三个月的僵局,避免在5月底之前发生严重违约。 据外媒报道,整个会议持续了大约不到半个小时,而如此前警告的那样,双方在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未能取得进展。麦卡锡会后表示,“没有看到任何新的进展”。他表示,周五将继续与拜登讨论债务上限问题。 据悉,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查克·舒默,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也参加了此次会谈。 麦康奈尔仍试图让外界放心他们会达成协议。“美国不会违约,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麦康奈尔称。 拜登则表示,与共和党领导人就债务上限问题举行的会议是“富有成效的”。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摊牌”时刻逼近 目前美国债务上限为31.4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该国年度经济产出的120%。今年1月,美国债务触及这一上限,美国财政部通过暂停对一些联邦养老基金的投资,同时继续向投资者借款,将债务控制在限额之内。 美国跨党派智库——两党政策中心(Bipartisan Policy Center)周二表示,由于税收下降带来压力,如果国会不能提高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美国政府将在6月初至8月初期间开始违约。 该智库对所谓“X日”最早到来时间的预估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的看法一致,后者上周警告,美国最早可能在6月1日出现债务违约。 上述智库在其最新分析中指出,包括美国加州大部分地区以及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某些县在内的爆发严重风暴的灾区,纳税人缴税延期到10月16日,这加剧了春季报税季收入疲软状况,从而增加了6月初出现资金短缺的可能性。 “未来几周对政府现金流状况的评估至关重要。”该智库经济政策主管沙伊·阿卡巴斯(Shai Akabas)说, “如果不能在6月之前达成解决方案,决策者可能每天都在冒着给选民和国家带来金融灾难的风险,拿美国的全部信任和信用当自杀式赌博游戏。” 美国和全球经济恐面临“灾难性”后果 专业人士警告称,美国政府债务触及上限,不仅使美国可能面临灾难性后果,还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威胁。随着投资者质疑美国国债的价值,全球金融市场势必会受到冲击。美国国债被视为最安全的投资之一,是世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白宫日前警告称,如果发生债务违约,美国经济可能遭到严重损害,或导致数百万就业岗位丧失。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CEA)上周三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短期违约将导致5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年化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下降0.6%;如果违约持续一整个财政季度,那么股市将暴跌45%,GDP将下降6.1%,并可能导致83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失业率上升5个百分点。 然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提高债务上限这一问题上互不退让。拜登和国会民主党人一直在推动“清洁”提高债务上限,即提高债务上限不附带任何条件。但国会共和党人正在推动将削减开支与提高债务上限挂钩。几十年来,这种边缘政策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一部分,但自2010年以来共和党的财政鹰派掌权后,这种策略的使用愈演愈烈。 在2011年的财政僵局中,众议院共和党人成功地利用债务上限,换取民主党籍时任总统奥巴马对可自由支配支出进行严格限制。这一事件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并导致美国信用评级被历史性下调。 短期延长或提高债务上限是化解僵局的最快捷方法,但双方在周二的会谈前都表示不予考虑。

查看详情 >

黄金期货下跌5.80美元,收于每盎司2037.10美元

2023-05-11 09:30:23

5月11日消息,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月度数据未能就美联储的利率走势提供清晰的预测,黄金期货三个交易日来首次收跌。 在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后,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黄金期货下跌5.80美元,收于每盎司2037.10美元跌幅0.3%。7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下跌0.24美元,至每盎司25.66美元跌幅0.9%。 铂金7月期货上涨3.10美元,涨幅0.3%至每盎司1,119.10美元;钯金6月期货上涨25.40美元,涨幅1.6%至每盎司1,605.10美元。7月份交割的铜期货HGN23下跌6美分,至每磅3.84美元跌幅近1.6%。

查看详情 >

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下跌1.15美元,收于每桶72.56美元

2023-05-11 09:30:23

5月11日消息,CPI数据令美元走软对以美元计价的油价带来支撑,但政府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四周来首次上升抵消CPI数据提振,原油期货收盘走低。 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下跌1.15美元,收于每桶72.56美元跌幅1.6%。ICE欧洲期货交易所7月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03美元,至每桶76.41美元跌幅1.3%。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汽油上涨0.6%至每加仑2.49美元,6月取暖油上涨0.1%至每加仑2.39美元。6月份天然气下跌近3.4%,至2.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查看详情 >

大盘冲高回落结构性行情特征依旧明显

2023-05-10 09:30:23

本报记者 林珂 短暂反弹后,大盘出现冲高回落走势。沪指周二高开震荡,午后冲高刷新反弹新高后快速跳水并翻绿,最终出现超过1%的跌幅。深成指低开低走,早盘短暂突破5日均线后震荡回落,午后跌幅扩大。截至收盘,沪指报收3357.67点,下跌1.1%;深成指报收11125.02点,下跌0.9%;创业板 指 报 收 2245.82 点 , 下 跌1.21%。两市成交量继续放大。 盘面上,证券、养殖、中字头等为数不多的板块逆势反弹。船舶、云游戏、保险、电信运营等板块则处在跌幅榜前列。大盘冲高回落明显打击市场信心,个股出现普跌格局。两市涨停个股大幅减少至24只,同时有10股跌停。 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结构性行情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大多数板块出现回调背景下,大金融板块轮番走强。可以看到,先是银行板块爆发,中国银行罕见涨停后迎来股价历史新高。周二证券板块接力,上午一度上演涨停潮,带领沪指重返3400点。至此,大金融板块整体上涨中,板块都迎来过单日大涨,而且也有相关个股涨停,市场人气可谓达到阶段顶峰。但需要注意的是,板块轮动背景下,行情或迎来新变化。巨丰财经分析指出,大金融飙涨的背后,除了经济复苏的估值提升外,“中特估”背景的加持是主因。而经历了多板块的轮动上涨后,大金融的启动或是“中特估”行情轮动的尾声。 对于市场趋势来说,巨丰财经认为,经济复苏以及市场流动性宽松下,指数整体向好趋势未变,只不过经济弱复苏背景下,结构性行情或相对突出。一旦“中特估”行情回落,整体逢低配置下,仍可关注大消费板块的修复性行情以及低估值的大蓝筹板块。 就短期技术面而言,下档支撑作用至关重要。源达投顾表示,接近之前反弹高点或多或少都存在整理预期,好在大趋势并未破坏,接下来注意回落后资金的承接力度。操作策略上,市场结构性特征凸显,板块表现呈现此起彼伏状态,因此当下要注重方向的选择。

查看详情 >

前4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5.8% 结构性亮点突出

2023-05-10 09:30:23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了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成绩单。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3.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8%。其中,出口7.67万亿元,增长10.6%;进口5.65万亿元,增长0.02%;贸易顺差2.02万亿元,扩大56.7%。 从当月来看,4月我国进出口3.43万亿元,增长8.9%。其中,出口2.02万亿元,增长16.8%;进口1.41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6184.4亿元,扩大96.5%。 外贸在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呈现诸多结构性亮点。服装、家电、家具被称为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如今,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海外走俏,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4月26日,太阳能电池生产商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6名工作人员正在娴熟地操纵着叉车对一批发往荷兰鹿特丹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打包、装车。这批货物已经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几个小时之后将登上在太仓港等待的货轮,开始为期45天的北欧之旅。 近日,常州海关首次为常州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纯电动汽车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涵盖货值25.8万美元。迎接全球需求风口,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不断开拓新市场。 此前,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全球对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也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指出,4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额、出口量增速都较一季度进一步加快,显示出量价齐升势头。 王青说,这主要源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正在大幅增加包括发达国家市场在内的全球市场出口份额。与此同时,4月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也在延续较快增长势头,体现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 据海关统计,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44万亿元,增长10.5%,占出口总值的57.9%。其中,汽车2045.3亿元,增长120.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1万亿元,增长8.8%,占17.1%。 据海关统计,前4个月,我国对东盟、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日本等下降。其中,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为2.09万亿元,增长13.9%,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7%。 展望未来,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所长许英明认为,随着RCEP落地生效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东盟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增长点,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查看详情 >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1008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