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权威研究机构上调今年德国经济增长预期

2023-04-07 09:30:22

德国四家权威经济研究机构5日公布了一份联合经济预测报告,将2023年德国经济发展预期从去年秋季预测的衰退0.4%调整为增长0.3%,2024年则将增长1.5%。 报告说,德国政府救助措施和可预见的工资增长正在加强德国国内需求,并使通胀率保持在高位。报告预计,今明两年德国的通胀率分别为6.0%和2.4%。 伊弗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蒂莫·沃尔默斯霍伊泽表示,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消费者购买力降幅缩小,经济低迷可能没有去年秋季预测报告中所担心的那么严重。 报告认为,工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而供应瓶颈的缓解以及能源价格的下降将使该行业大为受益。不过,德国的建筑业将停滞不前,“尤其是在住房建设行业,需求将保持疲软,这是因为欧洲央行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导致融资成本一再上升。” 与此同时,德国工业中诸多部门的新订单正在持续恢复。德国联邦统计局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2月工业新订单环比增加4.8%,为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增加。数据显示,今年2月德国国内新订单环比增加5.6%,国外新订单环比增加4.2%。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当天发布声明说,在经历2022年末的疲软后,2023年初德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此外,由于全球贸易的强劲开局在2月延续,德国对外贸易继续受益于这一趋势。德国联邦统计局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工作日和季节调整后,2月德国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环比分别上升4.0%和4.6%。 数据显示,2月德国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上升7.6%和3.8%。当月,德国对欧盟成员国出口额和进口额环比分别上升2.0%和5.1%;对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和进口额环比分别上升6.6%和4.0%。 德国联邦统计局5日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22年德国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3%至17483亿欧元,支出同比增长6.4%至18754亿欧元,财政赤字1273亿欧元,比上一年减少约60亿欧元。 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2022年整体公共预算的支出中,用于应对新冠疫情的支出已经减少。相比之下,与能源危机相关的支出则大幅增长,主要与保障天然气供应有关。

查看详情 >

美元指数缺乏持续回升动力

2023-04-07 09:30:22

受美国3月非制造业指数处于扩张区间等因素影响,5日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上涨0.27%,在汇市尾市收于101.8587。分析指出,美元指数从2个月以来的低点反弹,但是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持续回升的动力不足。 5日,美元对欧元、英镑、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汇率走高,美元对日元和加元汇率走低,收盘时美元指数小幅上涨。 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0909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0953美元;1英镑兑换1.2463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2497美元。 1美元兑换131.1150日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31.6200日元;1美元兑换0.9060瑞士法郎,高于前一交易日的0.9059瑞士法郎;1美元兑换1.3453加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3458加元;1美元兑换10.4035瑞典克朗,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0.2807瑞典克朗。 富国银行分析师尼尔森表示,目前,美元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高。美元走低的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下调利率的预期。如果经济数据不能支持美联储下调利率,那么美元表现才可能比预期更好。 目前投资者正在关注当地时间7日官方将公布的最新就业市场数据。美国布兰迪全球投资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杰克·麦金泰尔表示,疲软的劳动力数据对美国国债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金融收紧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5日,反映利率预期的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3.7%以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3.27%以下,创去年9月12日以来最低水平。 3月,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近74个基点,这是2008年1月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月度跌幅。 麦格理全球外汇和利率策略师蒂埃里·维兹曼表示,有不少证据表明,通货紧缩是潜在的趋势。这也是美联储这些天的表态尚不清晰的原因。 美国利率期货市场预期美联储在下次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上升至55%。市场还预期美联储到今年年底将降息约85个基点。

查看详情 >

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观察

2023-04-07 09:30:22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披露2022年业绩报告,翻看各家银行的业绩报告不难发现,供应链金融已然成为“高频热词”,更是金融机构发展的重点业务。 2022年,建设银行累计为5170个核心企业产业链的11.9万户链条客户提供9205.41亿元供应链融资支持;中国光大银行围绕核心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打造普惠生态链130多条;中信银行供应链累计融资7815.87亿元,同比增长44.55%……不少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成绩亮眼。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直是我国金融领域改革发展的着力点。为打通银行和中小微企业间的信息流通渠道,助力企业更高效、精准地获得低成本融资,近年来产业链供应链金融发展日益升温。从原来“紧盯”各行业核心企业,到把目光投向围绕大企业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银行正借助供应链金融,谋求突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今年1月,山东栖霞市久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从光大银行获得了公司成立以来第一笔银行贷款。而帮助企业拿到这120万元贷款的,正是银行推出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通过为烟台桃村中心医院核定专项授信产品的方式,光大银行烟台分行定向为医院上游小微客户提供批量化增信支持。仅1月份已为该医院链条下3家企业投放了370万元的融资支持。 专家介绍,随着银行向供应链上下游拓展服务,核心企业链条上的商业信用、交易信息逐渐成为银行的放款依据,帮助越来越多中小微制造商、供货商、经销商的担保难、审批难等问题得以解决。 张志坚是知名食品品牌李锦记在广东揭阳的经销商,也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受益者之一。在李锦记与网商银行联合贴息下,他日常通过信用贷款完成支付的采购额,“每1万元贷款利息成本,能撬动10万元的利润增长”。 资金成本大大降低,无疑也点燃了经销商的进货热情。在今年春节旺季,经销商通过信用贷款完成支付的采购额,占李锦记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超过1000家品牌接入网商银行“大雁系统”,覆盖20余个行业。与接入品牌有供应链关系的小微企业,申请信用贷款的平均通过率达到80%。 在业内人士看来,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供应链上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可提高服务实体的资金效率,对中小企业融资较为有利。 “我们做生意的,慢一点的话,单子就打水漂了。所以我们最希望线上就能办理贷款。”在广西经营一家医疗设备公司的彭铮告诉记者,这两年不少银行都推出了针对医疗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不但可以通过手机操作,更能针对性地满足这个行业的金融需求。 “回款周期长、资金周转压力大,一直是困扰医疗领域中小微企业的问题。”新网银行小微金融部负责人杨春告诉记者,为医疗相关企业打造供应链金融产品,要不断适应行业发展需要。新网银行从最开始仅对公开中标项目提供进货垫资,逐步迭代到支持经销商对医院耗材类稳定供货产生的应收账款进行质押融资,同时能够满足企业季节性备货的流动资金需求,对企业的融资支持正变得越来越精准。 全程线上操作、零人工干预、从申请到放款仅需几分钟……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大幅降低了操作成本,还大大提升了客户体验。这背后是银行不断细分场景,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金融科技水平。 近年来,在金融管理部门引导下,银行业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提高供应链产业链运行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 记者了解到,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聚焦汽车、电子、高端制造等产业链纵深较长的实体经济领域,支持产业链重要节点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供应链上交易主体提供包括结算、融资、跨境支付、现金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 从解决企业贷款“够不够”,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供应链金融在做好实体经济短期纾困的同时,更着力提升长期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年来,我国供应链金融蓬勃发展,金融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服务于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支持产业链优化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 多家银行表示,将继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融资支持,持续推动线上化、场景化业务开展,快速响应产业链核心及配套企业融资需求,助力企业稳链固链强链。

查看详情 >

发力对公业务 多家银行公司类贷款占比提升

2023-04-07 09:30:22

● 本报记者 陈露 截至4月6日,已有20余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2年年报。在对公业务发展方面,年报显示多家银行对公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公司类贷款余额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占比也有所提升。 展望2023年,多家银行表示,将持续加大对中长期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公司类贷款余额增加 2022年,多家银行不断发力对公业务,对公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加大对公贷款投放,公司类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增加,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也进一步提升。 以国有六大行为例,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的对公客户历史性突破1000万户。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对公客户分别为936万户、935万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77万户、89万户。交通银行表示,境内行对公客户总数较上年末增长10.91%。 在公司类贷款方面,国有六大行中,截至2022年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公司类贷款余额均超过10万亿元,工商银行以13.83万亿元居首位,比上年末增加1.63万亿元,增长13.4%。从占比来看,国有六大行的公司类贷款在客户贷款中的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提升,其中,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公司类贷款占比分别为63.23%、64.58%,较上年末分别上升2.25个百分点、1.49个百分点。 多家股份行的公司类贷款余额也有所增加。截至2022年末,招商银行的公司类贷款余额23756.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5%,占比39.26%,较上年末上升0.64个百分点。 制造业贷款占比上升 在公司类贷款结构上,2022年,多家银行加大了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的贷款支持,房地产贷款的占比有所下降。 以制造业为例,多家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有所增加。工商银行表示,截至2022年末,投向制造业贷款突破3万亿元,投向制造业贷款、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向制造业信用贷款的余额和增量均居同业首位。中信银行表示,该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在公司类贷款余额中排名第二位,占比为16.62%。 此外,多家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在对公贷款中的占比有所下降。招商银行表示,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房地产业贷款余额3337.1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22.62亿元,占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的5.83%,较上年末下降0.95个百分点。招商银行称,该行严格审查现金流,重点选择具备自偿能力和商业可持续性的住宅项目,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及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并进一步强化投贷后管理。 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展望2023年,多家银行表示,将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对制造业、绿色、普惠等领域的支持是银行的重点发力点。 平安银行行长胡跃飞表示,支持实体经济不是一句口号,特别是在顺应整个市场发展的大势下,银行对公业务的发展也要不断调整一些新的策略、新的打法。 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扩大公司金融客户基础是该行今年一项重点工作。“公司金融通过表内+表外、商行+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的组合手段来协同发展公司金融客户。”王志恒说。 谈及2023年信贷投放计划,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表示,今年中信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3500亿元至4000亿元。在对公信贷投向上,主要围绕绿色、基建和科创三大主题投放。 据王志恒介绍,今年,光大银行公司金融将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中长期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重点领域信贷增速高于整体贷款的增速。

查看详情 >

“鹰王”布拉德称美联储得再接再厉 继续提高利率以应对高通胀

2023-04-07 09:30:22

周四,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表示,紧缩的货币政策正在发挥作用,美联储应继续提高利率以应对高通胀。布拉德称:“目前金融压力似乎已经减轻,这是一个继续对抗通货膨胀并试图走上通货紧缩之路的好时机。” 这位地方联储银行行长表示,他认为近期银行业动荡导致的信贷紧缩不足以让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贷款需求仍然强劲。布拉德指出,尽管金融状况变得更加紧张,但与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相比压力较小。他表示,美联储通过为银行引入新的贷款机制来缓解金融压力的努力似乎正在奏效。 他称:“持续、适当的宏观审慎政策可以缓解金融压力,而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继续向通货膨胀施加下行压力。” 美联储官员上个月将利率上调了25个基点,维持了一年来遏制价格压力的积极态度,尽管在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破产后,有关金融稳定的担忧。这次调整将政策基准目标区间上调到4.75%至5%,而这个目标区间一年前几乎为零。同时发布的预测显示,这18位官员预计利率将在年底达到5.1%,即再加息一次。 布拉德表示:“我确实认为我们应该继续追求我们的利率路径,确保我们在2023年和2024年实现通货紧缩,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的时候,将通货膨胀问题置于身后。” 虽然布拉德今年没有投票权,但上个月他表示,他的预测是利率将在今年达到5.625%的峰值。美联储官员将在5月2日至3日进行下次会议。 布拉德称:“我认为通货膨胀将会持续,并且将很难将通胀降回到2%的目标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 他表示,最近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下跌将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在银行业最近动荡期间面临的困境。他在演讲中指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过去几周下降了50个基点,而2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100个基点。“这可能有助于缓解金融压力期后可能出现的一些负面宏观经济影响。” 由于最近美国银行的倒闭,美国国债收益率在过去一个月内大幅下跌,目前交易接近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劳动力市场指标的放缓影响,对政策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下跌至3.7%以下,低于3月8日的5.08%峰值水平。

查看详情 >

黄金期货合约下跌9.20美元,收于每盎司2026.40美元

2023-04-07 09:30:22

4月7日消息,投资者在非农数据前保持谨慎,同时市场获利了结情绪浓厚,黄金期货连续两日收跌,但依旧录得连续第六周周上涨。 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6月黄金期货合约下跌9.20美元,收于每盎司2026.40美元跌幅近0.5%,在假期缩短的一周内最活跃的黄金合约价格上涨2%。周二黄金价格收于2038.20美元,为202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5月白银期货上涨6美分至每盎司25.09美元,本周上涨3.9%。 6月钯金收于每盎司1,462.40美元盘中上涨2.6%,但本周下跌0.4%;7月铂金收于每盎司1,016.80美元上涨0.88%,周涨幅1.4%。5月期铜上涨0.7%至每磅4.02美元,本周下跌1.9%。

查看详情 >

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5月期货微涨9美分,收于每桶80.70美元

2023-04-07 09:30:22

4月7日消息,投资者继续权衡OPEC+减产及能源需求前景影响,原油收盘微幅收涨;同时本周也录得大幅上涨。 道琼斯市场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5月期货微涨9美分,收于每桶80.70美元涨幅0.1%,推动美国基准原油本周上涨近6.7%。全球基准6月布伦特原油期货收于每桶85.12美元,盘中上涨13美分涨幅近0.2%,本周累计上涨近6.6%。 回到纽约商交所,5月汽油期货下跌0.2%至每加仑2.7888美元,本周上涨4.9%;5月取暖油期货下跌2.6%至每加仑2.66美元,周上涨1.5%。5月天然气下跌6.7%至2.0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本周跌幅超过9%。

查看详情 >

道琼斯指数上涨2.63点,涨幅0.01%报33485.35点

2023-04-07 09:30:22

4月7日消息,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高于预期,加深投资者认为美联储的快速加息正在令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情绪,同时最近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出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迹象也令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衰退已迫在眉睫,灭故微幅震荡收涨,道指接近平收,纳指收涨0.76%,标普500指数收涨0.36%;ChatGPT概念及中概股普涨,能源板块跌幅居前;阿里巴巴涨4.28%,Alphabet涨3.77%,微软涨2.54%,埃克森美孚跌1.66%,LEVI跌超16%,创该公司美国IPO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上涨2.63点,涨幅0.01%报33485.35点;标普500指数上涨14.26点,涨幅0.35%报4104.64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91.10点,涨幅0.76%报12087.96点。周四是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周五是耶稣受难日,美股将会休市。本周道指上涨0.6%,标普500指数下跌0.1%,纳指下跌1.1%。

查看详情 >

部分头部券商2022年业绩下滑

2023-04-06 09:30:22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共有25家券商披露2022年年报,实现营收总额为4012.8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099.99亿元。营收前五位的券商依次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归母净利润前五位的券商依次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和广发证券。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多家券商业绩出现下滑,证券投资业务是拖累业绩的主要因素。全面注册制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财富管理成为券商转型的重要抓手。 证券投资业务拖累业绩 以中信证券为例,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651.09亿元,同比下滑14.92%,实现归母净利润213.17亿元,同比下滑7.7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88%,同比减少5.77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22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4.88亿元,同比下降9.85%;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85亿元,同比下降9.84%;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7.72亿元,同比下降14.22%;证券承销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5.11亿元,同比增长9.78%;其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1.53亿元,同比下降34.60%。资产管理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是中信证券的高毛利业务,特别是证券投资业务期内下降幅度较大,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 另一头部券商中金公司业绩亦下滑。年报显示,2022年,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87亿元,同比下降13.4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75.98亿元,同比下降29.51%。从营收结构来看,中金公司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私募股权、财富管理等主要业务期内营收均出现下滑,特别是股票业务、固定收益、私募股权等高毛利业务,期内营收同比分别下滑29.68%、3.21%、13.62%。 中国银河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6.4亿元,同比降6.5%;归母净利润77.6亿元,同比下降25.6%。从营收结构看,2022年,公司“自营及其他证券交易业务”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3.37亿元,同比下滑49.65%,是该公司营收降幅最大的业务,该业务毛利率为85.36%。 中证协近期向券商下发的《证券公司2022年度经营情况分析》显示,我国证券行业2022年度经营业绩短期承压,证券投资业务是主要拖累因素。行业格局上,呈现头部证券公司领先发展、中小证券公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2022年前十名券商的收入及净利总和分别占比46%、60%。中证协还指出,头部券商的资产规模及经营业绩稳居行业前列,在证券投资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等方面贡献行业一半以上收入。 深化财富管理转型 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国联证券等多家上市券商近日相继举行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其中,财富管理转型、抢抓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区域布局等话题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国泰君安副董事长、总裁王松表示,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将显著提升直接融资效率和规模,并将推动券商升级,锻造领先的产业化、专业化、综合化服务能力。2023年,公司将积极把握全面注册制改革等基础性制度变革带来的市场机遇,坚定投行事业部制改革方向,加强产业深耕,全面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继续加大IPO业务发展,拓宽企业服务链条,着力打造产业投行、综合投行和数字投行。 东方证券在年报中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增量思维,继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发展;线上线下持续发力,巩固基金投顾的市场领先竞争优势;坚持买方思维,继续聚焦发力机构理财业务,实现对机构投资者服务的集团协同和外溢;抓住市场机遇,抢占个人养老金业务先机,打造财富管理第二赛道;通过机构合作、线上平台、创新业务等方式不断扩大客群基础,加大获客力度;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市场人才任用机制,释放业务活力和潜力。 国联证券董事会秘书王捷表示,公司不断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持续改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资产配置体系和产品体系,基金投顾策略更加丰富,业务保有规模保持行业前列。

查看详情 >

多项数据疲弱 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持续

2023-04-06 09:30:22

最新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与制造业活动出现明显降温迹象。与此同时,银行业危机带来的更多不确定性,致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持续增加。 劳动力市场现放缓迹象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4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2月职位空缺与劳动力流动调查报告(JOLTs)显示,美国2月份职位空缺数量为993.1万个,低于市场预期的1040万个和1月份修正后的1056.3万个。报道称,这是该数据自2021年5月以来首次低于1000万个,显示曾经支撑着经济的劳动力市场开始放缓,就业市场明显降温,预示着美联储降低通胀水平的努力可能开始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 美国利普乐金融集团LPL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杰弗里·罗奇表示,如果接下来发布的美国就业报告也表现出明显的疲软迹象,且3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报告显示通胀水平下降,美联储将有可能在下次议息会议上停止加息。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因此提前结束加息周期,并更早开启新宽松周期。 据美联社报道,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形成的美国科技企业裁员浪潮开始蔓延到服务业,表明作为支撑美国就业市场的服务业出现降温迹象。 据外媒报道,麦当劳公司决定,本周暂时关闭位于美国的办公室,并通知员工准备裁员。4月3日,据美国最大零售消费巨头沃尔玛提交的监管文件显示,该公司在美国五个电商运营中心将进行大规模裁员,这场裁员将影响2000多个职位。近日,亚马逊也在进行裁员,并且裁员规模更大。亚马逊上个月表示,继近期裁员1.8万人外,还将再裁员9000人。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工厂订单环比下降0.7%,跌幅大于市场预期的下降0.4%。当日,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走低,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超14个基点至3.83%,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跌超8个基点至3.34%。 制造业指标跌至近三年最低 当地时间4月3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46.3,为2020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低于2月的47.7和市场预期的47.5。这也是该指标连续第五个月在50荣枯线下方,表明该行业正处于收缩状态。若剔除疫情时期的数据,3月的制造业PMI将创2009年以来新低。 此外,由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布的美国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为49.2,略低于初值的49.3,但高于2月前值的47.3。分析人士指出,最新的PMI报告与此前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态势吻合,均指向美国通胀可能重燃。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PMI指数连续收缩也暗示美国衰退压力较大。 媒体分析称,由于美联储仍致力于对抗高通胀,激进加息导致借贷成本上升,进而使商品需求出现了降温的迹象。纽约FFwdbonds首席经济学家拉普基评论称,制造业活动正进一步陷入萎缩,关键的问题是工厂产出放缓的势头会否蔓延到经济的其他部分。 此外,美国房地产市场也在持续降温。根据CoStar Group的初步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者购买了价值140亿美元的公寓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4%,是2012年以来最低的一季度。根据MSCI不动产定价指数,2月份多户建筑的价格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了8.7%。另据住房分析公司Pulsenomics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平均预计今年全美房价将下跌2%,这意味着美国住房市场的价值将从2022年底的47.9万亿美元降至46.9万亿美元。 分析指出,随着利率的快速上升,购房融资成本也急剧上升,加上租金增长放缓,导致公寓楼销售量下降。银行业的动荡也使购房更加困难,越来越多的银行减少贷款或只以高利率贷款。 经济衰退风险持续 美国克利夫兰联储银行行长洛蕾塔·梅斯特4日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可能再次加息以抑制通货膨胀。梅斯特在纽约向一群经济学家发表演讲时说,为让通胀率保持在2%的长期目标,美国今年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5%以上。 美国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被关闭引发银行业动荡,美联储3月22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75%至5%之间,为2007年9月以来最高水平。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加息9次,累计加息幅度达475个基点。一些政策制定者曾表示,收紧金融政策可能拖累经济活动。 据法新社报道,大多数经济学家在回答一项半年一度的调查时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可能陷入衰退,并且步入2024年还将面临高通胀。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调查显示,超过2/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今年年底的通胀率将保持在4%以上。 渣打银行日前预测,在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概率将达到80%。渣打银行分析师表示,美国区域性银行的贷款和存款集中度较高,估计当地政府将针对银行业危机改变监管方向,可能拖累信贷增长,继而令美国经济承压。 近期,多家美国金融机构及经济学家发布预测称美国经济将陷入衰退。今年3月,高盛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提高至35%,认为该国银行危机致使不确定性增加。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卡什卡利表示,最近的银行业动荡让美国经济更接近于衰退。美国彭博社称,美国硅谷银行危机爆发之后,全球投资者对潜在的金融压力变得极其敏感。

查看详情 >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1008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