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逆回购本周到期 4月资金面或维持紧平衡

2023-04-04 09:30:22

◎记者 张欣然 4月初将迎来万亿元逆回购到期。业内人士预计,在保证资金面平稳和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本周央行将保持公开市场逆回购的回笼。 数据显示,4月3日至4月7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1610亿元逆回购到期,除去清明节假期(4月5日),周一至周五的四个工作日分别到期2550亿元、2780亿元、4390亿元、1890亿元。 季末因素消退,月初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短期看,虽然本周逆回购到期量大,但季末因素影响消退,机构融资活动活跃,市场流动性会比较充裕。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也认为,3月为财政支出大月,月末财政支出释放的资金,有利于4月初资金利率保持较低位。 “月初央行回笼流动性是正常操作,以避免资金过多淤积于银行间市场。跨季之后,银行面临考核压力小,会加大资金融出,无须过度担忧短期资金面。”一位债券交易员说。 不过,随着二季度地方债发行高峰到来、信贷和社融潜在持续增长,以及对监管预期的变化,市场关于资金面的担忧或将反复。多位市场人士表示,决定4月资金面的主要因素是银行信贷投放情况和央行的操作。 随着经济复苏,4月信贷数据有望延续高增。据广发证券统计的数据显示,3月末相对3月初,1个月期、3个月期、6个月期和9个月期票据利率分别累计上行205个基点、38个基点、20个基点和37个基点。3月末最后一周,1个月期票据利率累计上行193个基点,上行幅度超过2021年和2022年同期。票据利率上行,一般指向信贷投放量较大。 在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看来,4月信贷可能仍然是多增的态势。“3月降准的目的或仍是致力于推动商业银行持续扩张信贷、地产资产负债修复和稳增长。在此前提下,我们认为4月信贷投放仍然会对超储形成较大消耗压力。”孙彬彬说。 孙彬彬表示,考虑到3月央行已经降准,预计央行4月货币操作主要是通过MLF进行中期流动性投放,规模可能类比于2月和3月的超额续作状况。 孙彬彬进一步提醒,应注意4月地方债发行节奏,可能对流动性有挤出效应,总体来看资金面会维持紧平衡状态。 3月以来,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截至3月31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达到34.52%,高于历史同期水平。 “参考往年情况,我们预计4月专项债发行进度大概率维持较快。”孙彬彬说。

查看详情 >

美国制造业超预期萎缩 关键指标3月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2023-04-04 09:30:22

美国3月份制造业活动超预期萎缩,新订单和就业下降推动一个备受瞩目的指数降至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3月降至46.3,经济学家预估中值为47.5。若排除新冠疫情时期,当月数据创下了2009年以来新低。指数低于50表明萎缩。 周一发布的最新数据表明,利率上升、对衰退的担忧加剧以及贷款环境收紧可能开始令企业投资承压。随着居民持续将更多酌情支出转向服务业,制造业本已面临的需求挑战日益加剧。 ISM的新订单指标3月降至44.3,衡量生产的指标虽然较上月改善,但仍处于萎缩区域。就业指标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46.9,为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当月招聘人数减少。 官方就业报告将于周五发布,届时将就当月的就业市场情况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供应商交付加快,该指标跌至14年来的低点,此前低迷的需求帮助缓解了供应链中持续存在的压力。与此同时,近几个月来企稳的制造业库存出现近两年来最快速的萎缩。 衡量原材料支付价格的指标显示成本下滑。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官员看重的关键通胀指标2月放缓。经济中服务侧的价格压力尤为顽固。

查看详情 >

美国债收益率走升 油价上涨加剧通胀担忧

2023-04-04 09:30:22

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因为市场担心油价上涨将让通胀率居高不下,对美联储继续加息构成压力。 两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11个基点至2.73%,因OPEC+周末意外宣布减产后原油价格大涨。这再次引发了对通胀的担忧,导致交易员上调对美联储终端利率的预测。彭博美元即期汇率指数一度上涨0.4%,之后抹去涨幅。 减产决定后,顶级石油分析师预计油价上看每桶100美元,这意味着市场将出现重大逆转。银行业危机后信贷环境收紧,强化了经济放缓的可能性,推动油价上个月跌至15个月低点。WTI和布伦特原油周一一度上涨8%至每桶80美元以上。 “高油价提醒我们,关于通胀,我们尚未脱离危险,”纽约梅隆银行高级外汇策略师Geoffrey Yu表示,这可能会支撑美元和大宗商品相关货币。 根据汇总的数据,货币市场交易员加大对美国利率峰值的押注,互换合约市场预计,美联储在5月政策会议上再次加息的可能性约64%,高于上周五的56%。 OPEC的举动“只会导致一些对通胀放缓的预期消失,”瑞穗证券驻东京的高级债券策略师Hidehiro Joke表示,“由于通胀可能仍然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大驱动因素,市场假设提前转向降息或加快降息的可能性会下降。”

查看详情 >

经济复苏动能向好居民投资消费意愿回升

2023-04-04 09:30:22

4月3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企业家、银行家、城镇储户三份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向好,带动企业家、银行家和城镇储户群体对经济发展预期的回暖。 企业家调查问卷显示,今年一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33.8%,比上季上升10.3个百分点,其中,64.6%的企业家认为宏观经济“正常”。在企业经营方面,经营景气指数为49.2%,比上季上升2.6个百分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营景气指数环比转好,但盈利指数在一季度则有所下降。当季盈利指数为47.8%,比上季下降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此外,出口订单指数、资金周转指数、销货回笼指数等均出现季度环比改善。 银行家群体同样认为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环比改善明显,且对下季度宏观经济预期继续转好。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0.2%,比上季上升22.8个百分点。其中,有62.8%的银行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正常”,比上季增加29.6个百分点;有28.4%的银行家认为“偏冷”,比上季减少37.6个百分点。对下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50.9%,高于本季10.7个百分点。 经济复苏动能保持向好势头,也带动贷款需求的明显回暖,以及银行景气度和盈利能力转好。调查结果显示,当季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78.4%,比上季上升19.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6.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5.3%,比上季上升11.6个百分点,环比增幅靠前。 此外,去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的居民部门高储蓄意愿现象也有所缓解。城镇储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减少3.8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季度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居民季度环比增加3.3个百分点。当季城镇储户对收入感受、就业感受都明显回暖,收入感受指数比上季上升6.9个百分点,就业感受指数上升6.8个百分点,就业预期指数上升9.4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研究院同日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一季度GDP增长4.1%,展望二季度,中国经济将全面进入疫后修复期,消费有望延续较好恢复势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将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逐步企稳,出口降幅或继续收窄,加之2022年同期基数较低,预计二季度GDP增长7.6%左右。建议宏观政策要提高稳定性,灵活调整政策侧重点,推动市场主体预期改善;持续聚焦稳就业、稳信心,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加强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提振民间投资信心;积极营造有利于外贸发展的环境,加强对外贸企业的综合服务保障;延续供需两端政策支持力度,稳固房地产复苏基础。

查看详情 >

3月31日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9.80

2023-04-04 09:30:22

本报讯 记者张弛报道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计算的3月31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9.80,较此前交易周最后一个交易日(3月24日)下降0.50。 为便于市场从不同角度观察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化情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计算了人民币汇率指数,3月31日,上述两个指数分别为104.42和96.40,较3月24日分别下降0.56和0.63。

查看详情 >

黄金合约上涨14.20美元,收于每盎司2,000.40美元

2023-04-04 09:30:22

4月4日消息,受美元走软以及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欧佩克+产油国意外减产超过100 万桶后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的提振,黄金期货收盘突破2000美元。 6月黄金合约上涨14.20美元,收于每盎司2,000.40美元涨幅0.7%。道琼斯市场数据的数据显示,这是自3月10日以来金价的最高结算价。5月到期的白银期货下跌13美分,或0.6%收于每盎司24.02美元。 6月钯金价格下跌10美元,收于每盎司1,458美元跌幅0.7%;7月铂金价格下跌6.70美元,跌幅0.7%收于每盎司996.40美元。5月期铜收于每磅4.05美元,下跌5美分跌幅1.2%。

查看详情 >

西德克萨斯中质油5月期货上涨4.75美元,至每桶80.42美元

2023-04-04 09:30:22

4月4日消息,以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决定每天自愿减产百万桶,以抵消美国和全球需求的疲软,原油期货大幅收涨。 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主要产油国周日宣布的消息让交易员措手不及。据道琼斯市场数据,美国基准原油价格出现了自2022年4月12日以来的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而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则创下了自2022年3月21日以来的最大涨幅。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和布伦特原油均创下3月6日以来的新高。 纽约商品交易所西德克萨斯中质油5月期货上涨4.75美元,至每桶80.42美元涨幅6.3%。ICE欧洲期货交易所6月全球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5.04美元,收于每桶84.93美元涨幅6.3%。 5月汽油上涨3.13%至每加仑2.7575美元;5月取暖油上涨至每加仑2.7575美元,上涨1.6%。5月天然气下跌5.4%,至每百万英热单位2.097美元。

查看详情 >

道琼斯指数上涨326.77点,涨幅0.98%报33600.92点

2023-04-04 09:30:22

4月4日消息,美国3月ISM制造业活动指数连续第五个月萎缩,同时石油出口国组织和盟友出乎意料推出石油减产重燃投资者对通胀上升的忧虑,美股走势分化收盘涨跌互现,道指涨逾300点,标普上涨0.37%,纳指跌0.27%;能源板块大涨,新能源车、充电桩及热门中概股普跌,埃克森美孚涨5.85%,雪佛龙涨4.12%,特斯拉跌6.1%,蔚来汽车跌6.66%。 截止收盘,道琼斯指数上涨326.77点,涨幅0.98%报33600.92点;标普500指数上涨14.54点,涨幅0.35%报4123.8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2.45点,跌幅0.27%报12189.45点。

查看详情 >

“跨季”与“隔夜”资金分层 机构再向“滚隔夜”博收益

2023-04-03 09:30:22

◎记者 张欣然 一面是无人问津、低至0.77%左右的银行间市场隔夜利率,一面是让非银交易员叫苦不迭的日升逾50个基点的可跨季资金利率,季末资金分层现象重现。 “非银与银行间资金利率分层,隔夜与可跨季资金利率分层,2月末的剧情再现,借到便宜的钱,平掉手中的头寸,期待明天有便宜的资金出现,成了所有交易员这两天最关心的事。”一位券商自营交易员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面对季末资金面波动,央行操作也发生了变化——已连续多日进行大额逆回购操作呵护市场。3月27日至30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分别开展2550亿元、2780亿元、2000亿元、2390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2250亿元、960亿元、1330亿元、1750亿元。 截至3月30日收盘,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35个基点至0.755%,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25个基点至2.289%;GC001上行62个基点报5.465%,GC002上行50.5个基点报5.235%。 代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DR001加权平均利率之所以持续走低,一位银行理财投资经理解释称,主要是因为降准后,流动性淤积于银行间市场。此外,银行偏好融出资金给用利率债进行质押的机构。“非银机构多用信用债质押借钱,信用债占用银行风险资产,而利率债基本不占用风险资产,因此银行融出资金的动力低。”这名投资经理补充说。 伴随着隔夜利率走低的是“滚隔夜”卷土重来。数据显示,3月24日到28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规模皆维持在7万亿元以上。 一位债券基金经理表示,近期资产欠配再现,短久期信用债的利差急剧压缩,叠加资金成本不高,因此,机构开始重新加杠杆。 国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覃汉认为,“赎回潮”后,部分机构对负债端稳定性进行了重新评估,为了与不稳定的负债匹配,更加偏好追求资产的流动性。这表现为:中长利率债期限利差和短信用债信用利差(流动性都较好)持续走低,而这种利差的压低可能是长期的,甚至造成部分流动性较好产品的流动性溢价持续提升和利差中枢的重定价。 “利差走低,可能使机构无法取得合意收益。因此只能通过短期加杠杆来提升产品收益率。”上述基金经理说。 至于后续资金面走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进入4月,一方面信贷投放节奏预计将放缓,对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抽离力度减弱;另一方面,降准落地释放长期流动性,资金利率中枢抬升风险不大。他预计,DR007将回归政策利率附近,而隔夜利率将在DR007下方运行。

查看详情 >

美元拐点将至 全球货币酝酿新变化

2023-04-03 09:30:22

美元指数走势图 ◎记者 范子萌 以美欧银行业危机演进为主线,3月海外金融市场大幅震荡,全球货币也在酝酿新一轮变阵。 3月以来,此前强势的美元指数上演高位跳水,月内下滑逾2.4%。与此同时,G10货币势头正猛,日元、瑞郎、英镑对美元均反弹逾2%。 同一时间,全球“去美元化”进展加速,全球货币酝酿新变化。据法新社等报道,巴西政府周三表示,巴西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 美元拐点将至 3月以来,美元指数自高位明显回落。截至记者3月30日发稿时,美元指数报102.48,单月下滑幅度超过2.4%。 美欧银行业危机与逐步降温的加息预期,令美元承压。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认为,当前美国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估计美联储将在5月最后一次加息,幅度为25个基点,并已下调对美元的观点至“不看好”。 “近年来,经济增长及货币政策紧缩支撑美元走强,但这股力量正在迅速消退。”瑞银CIO表示,过去几年,不少投资者增持了美元,但这一趋势在未来几个月可能逆转,或至少部分逆转。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往后看,在海外银行风险整体可控的前提下,欧洲央行尚处“鹰派尾声”,美联储已步入加息末期,美元指数或逐步下行。 随着美元即将迎来拐点,投资者也应适当调整其货币敞口。瑞银CIO表示,准备以非美元货币支付大笔开支的投资者,应趁美元即将迎来拐点,来检视其货币配置,并重新调整货币相关风险策略。 不过,美欧银行业危机仍处于发酵期,市场情绪依然脆弱。兴业研究宏观团队表示,欧美汇市的震荡行情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明明表示,欧洲地区银行的不确定性仍可能产生扰动,导致美元指数下行过程中出现阶段性反复。 G10货币或“集体起舞” 与美元步步败退对应的是,主要非美货币及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纷纷上演反弹行情。 Choice数据显示,3月以来,欧元、英镑、日元、瑞郎对美元分别上涨2.82%、2.79%、2.65%、2.75%。此外,人民币对美元亦稳中走强,月内上涨近1%。 “最近我们观察到,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回流到欧元、瑞郎和其他G10国家货币。我们估计这一趋势将持续,美元将进一步承压。”瑞银CIO称,所有G10国家货币对美元都有望升值,因为多国央行继续应对通胀,而美国政策利率差不多见顶。 就具体货币而言,瑞银CIO表示,目前偏好澳元,日元和瑞郎也存在上涨潜力,因为两国都受益于低通胀,日本央行有望放弃极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瑞士央行在应对通胀时的表现令人信服。 做多新兴市场货币也是一大策略。瑞银CIO表示,相较美元、欧元,看好印尼卢比、印度卢比、墨西哥元、南非兰特和捷克克朗,这个货币篮子应受益于新兴市场前景改善和高名义利率利差。 人民币资产配置价值凸显,人民币有望保持稳健。“今年人民币汇率趋势将整体呈现升贬行情切换的宽幅震荡。”兴业研究宏观团队研判,人民币避险属性凸显,3月中旬后陆股通下资金转为流入。 明明认为,避险情绪驱动下,人民币资产或有望成为避险资产,获得外资青睐,这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支撑。此外,国内经济基本面等内部因素改善也对人民币形成支撑。 “去美元化”多点发力 美欧银行业危机下,“去美元化”进展在近期有所提速。 一周之内,有关于人民币的消息频频引燃市场。巴西政府周三表示,中国和巴西已达成协议,将以两国的货币进行贸易,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 与此同时,东盟国家开始商讨放弃美元转而使用本地区货币结算。“东盟简报”网站3月29日刊文称,3月28日,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正式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开幕。会议的首要议题是讨论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转向以当地货币结算。 当前,“去美元化”渐成趋势,多国通过减持美债、推动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寻求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双边和多边货币协议结算交易等方式“多点发力”。例如,美元储备和美元资产吸引力逐渐下降,其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占比从2016年一季度的65.46%降至2022年三季度的59.79%。

查看详情 >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1008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