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欧洲经济“火车头”之称的德国正面临着黯淡的经济增长前景。德国总理朔尔茨9月16日在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承认,德国经济正在走弱,但德国还不至于被称作“欧洲病夫”。
尽管朔尔茨否认德国处于危机之中,但他承认,德国经济正在“经历疲弱的增长”,并将这一结果归咎于德国出口市场的疲软,同时表示,受俄乌冲突影响,德国受到了高通胀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双重打击。尽管如此,他表示,德国政府正在尽最大努力重振国民经济,在可再生能源上押下重注,同时坚持要求政府机构采取一切措施,以“清理法规丛林”。
德国总理亲自出马为德国经济站台,可见德国经济的压力有多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德国今年将是七国集团(G7)中唯一一个经济出现萎缩的国家。欧盟委员会9月11日发布的夏季经济预测报告称,今年德国经济将同比萎缩0.4%,是欧盟各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经济同比下降的国家。该报告认为,高利率、高通胀和居民消费不振是导致德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春季的经济预测报告中,欧盟曾预测今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2%。但德国知名智库基尔研究所表示,经历了冬季低迷之后,德国经济在第二季度未能实现扩张,第三季度可能萎缩0.3%。德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萎缩0.5%。此前,该研究所在上一次发布的春季报告中曾预测德国今年的GDP将萎缩0.3%。在高盛的预测报告中,欧洲经济体的排名将继续下滑。曾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德国将排在巴西之后,位居第九。高盛认为,到2050年,全球GDP的比重将进一步向亚洲转移。
基尔研究所所长莫里茨·舒拉里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方面,德国正受到其旧工商业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率的变化令国内经济和出口市场承压。他认为,各国央行在对抗通胀方面已经成功发挥了作用,德国经济现在必须克服各项不利因素。
另外,在对采购经理的调查显示,随着服务业紧随制造业的萎缩,欧盟经济在第三季度将非常艰难。这一类问题在德国表现得格外明显,该国主要受到制造业衰退的拖累。
事实上,德国8月份的商业活动遭遇了3年多来最严重的下滑,制造业产出下滑加剧,服务业活动再度萎缩。由于利率上升、客户不确定性和高通胀继续打压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企业对前景仍持悲观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在服务业成本和价格加速上涨的推动下,通胀压力有所增加。8月份私营部门的新业务流入总量有所减少。服务业新业务的下降速度也更快,为去年11月以来最快降幅。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据“德国之声”报道,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8月,德国商业景气指数连续第4个月出现下跌,德国经济可能在一年之内第二次陷入衰退,专家对目前德国的经济形势评估跌至2020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企业和民众对未来的预期也越发悲观。
为了加强德国企业的竞争力,德国政府宣布将投资1100亿欧元激励车企。具体来说,德国政府将投资1100亿欧元,用于激励德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德国政府还计划推出更多的措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并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