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再度疯狂追捧 美国科技股

文章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23-05-31 09:30:23 文章作者:

[ ChatGPT的爆火令英伟达成为华尔街新宠,该公司预计第二财季营收将达110亿美元,较市场预期值高出53%。 ]


经历了去年的巨大回撤后,今年科技股卷土重来,而科技股中人工智能(AI)概念股今年的表现更是火热,屡屡霸占股市的各大热门榜。


标普500指数板块统计中,通信服务和信息科技年内涨幅超过30%,收益率几乎是紧随其后的非必需消费品板块的两倍,而剩下的所有板块年内均下跌,体现了市场极度分化的格局。


不过,研究机构Vand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尽管近期AI概念被疯狂炒作,但美股仓位头寸显示多数散户仍在观望,仅有少量散户资金买入相关板块,机构投资者才是此轮AI热潮的主要推手。


散户这次并非重要推手


ChatGPT的爆火令英伟达成为华尔街新宠,该公司预计第二财季营收将达110亿美元,相较市场预期值72亿美元高出53%,毛利率为68.6%,同比提升25.1个百分点,超出市场预期值65.1%。


过去一周,英伟达累计上扬24.6%,年初至今五个月时间股价暴涨1.7倍,截至26日收盘,市值膨胀至9632亿美元,有望成为万亿美元俱乐部的第七位成员,市值也一举超越一些重量级企业,例如“股神”巴菲特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及脸书母公司Meta,两家企业当前市值分别为7056亿美元和6715亿美元。


不仅如此,追踪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化、云计算以及无人驾驶公司的几只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也表现不俗,Global X Robotics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今年飙升33.3%,ROBO Global Robotics & Automation Index ETF累计涨幅为19.3%。与此相比,同期标普500指数仅上涨了9.5%。


纽交所交易员安德森(Timothy Anderso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的兴奋点不仅仅在于相关公司展现的AI应用以及提供的AI成果,更重要的是,AI革命将在多大程度上显著提高生产力,甚至在人类目前未知的领域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不过,AI热潮似乎并未蔓延至金融市场的另一重要参与方,即个人投资者。


Vanda Research研究了去年10月以来媒体对AI的报道,同时监测了散户对相关概念股的净购买数据之后,得出了上述结论。“AI狂热似乎只触发了散户的少量押注,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该机构研究部高级副总裁亚基尼(Marco Iachini)表示,“个人投资者在买入一些概念股之前通常会三思而后行。”


据Vanda Research的数据,如以10天移动平均线计,去年末AI话题热度初现时,流入AI板块的散户资金净额就达2.5亿美元,不过此后资金流入显著放缓,本月,流入相关概念股的散户资金净额约为1亿美元。


该机构还表示,与抱团股的泡沫相比,此次AI热潮相对温和。


2020年1月,美国股市发生了史上罕见的散户抱团逼空机构事件,Reddit等社交网站上的散户交易员响应“带头大哥”号召,将游戏驿站和AMC院线等个股价格在极短时间内推高数倍至数十倍,导致做空的对冲基金蒙受巨额损失。2021年年初及2022年8月,逼空大战卷土重来,除了上述两只个股,3B家居、高斯电子、黑莓等个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动。


Vanda Research分别选取了上述时期以及此轮AI热潮中具有代表性且受散户追捧的个股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2021年的两次迷因股(meme stocks,通常指那些企业运营状况不佳,但因为在社交媒体平台关注度极高而受散户追捧,并在短期内股价大幅上涨的股票)爆发期间,游戏驿站和AMC院线所吸引的散户资金量要高于当前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AMD)获得的散户买盘。值得一提的是,两只迷因股总市值仅为20亿美元,而两只芯片巨头早在2020年12月底时的市值总和就达到了4300亿美元。


该机构称,在过去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散户投资者一直都是美股支柱,不过近期参与度有所下降。


该机构数据显示,今年稍早时,散户投资者在美股的日均交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5.1亿美元,但在5月,该指标已经降至约3.9亿美元。


“泡沫化初期”?


美银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科技股已经连续多月蝉联最拥挤交易的宝座。大盘科技股再次与股指表现“捆绑”。德意志银行发现,在科技股引领的飙升中,市值加权的标普500指数表现领先于等权重指标9.3个百分点,创1999年以来的新高。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纳指上,市值加权和等权重的指数表现差距达到了16%,这是199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当然,有关科技股的投资是否存在巨大泡沫的争论也再次在华尔街上演。


安德森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人工智能革命的潜力与信息技术革命难分伯仲,我毫不怀疑华尔街最聪明的投资人都是这样想的。”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哈奈特(Michael Hartnett)则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称,科技和人工智能板块估值过高,正处“泡沫化初期”。他表示,以往的泡沫时期总是以放水开始、以加息告终,以上世纪90年代为例,科技板块飞涨叠加经济数据强劲促使美联储在当时重启紧缩,9个月后科技股泡沫破灭。


他警告称,多数投资者相信美联储会在未来数月降息,这将带动美股走强,然而一旦美联储试图修正、继续加息,恐将戳破AI泡沫。“投资者不应追逐这一热潮,因为货币环境将再次紧缩。”哈奈特表示。


知名经济学家、Rosenberg Research创始人兼总裁罗森博格(David Rosenberg)近日也警告称,投资者如果盲目涌入AI概念的股票,最终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去年,纳指和科技板块表现大幅落后,前者累计下挫33.1%,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差年度表现,英伟达去年跌幅超过50%。从这一角度来看,今年的强势反弹不过是均值回归。”安德森说,科技股涨势还能持续,不过将因应利空消息呈现震荡上行的态势。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20210088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