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将明显加快此前,Wind统计的市场机构一致预期,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0%。对比来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表现好于市场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 11575 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7947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65475亿元,增长5.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生产需求企稳回升,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经营主体预期明显好转,积极因素累计增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他同时强调,当前需求不足的制约依然明显,一些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回升基础还需要巩固。
对于二季度GDP增速表现,付凌晖表示,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基数比较低,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三、四季度随着基数的升高,增速会比二季度有所回落。消费明显回升,服务业恢复向好据介绍,一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比去年全年明显回升。从市场销售来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同比增长5.8%,去年四季度是下降2.7%,这些都表明消费在逐步回升和改善。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名义增长6.2%,明显快于全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付凌晖说,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消费场景增加,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各类消费多数保持较好增势。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上年四季度为下降1.7%。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零售额类值中,有近七成商品类值同比增长,其中粮油食品、
(紧接1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5%、9%;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3.6%、5.9%。线上线下消费增长也都在加快。
付凌晖表示,服务业恢复向好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加快3.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5%,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付凌晖认为,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下降,将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有望继续保持主导,对增长的拉动作用会逐步增强。
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与上年全年持平。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制造业投资增长7.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8%。
付凌晖表示,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同比增长7%,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制造业改造升级潜力巨大。同时,今年以来各地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效果逐步显现。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8%,为未来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今年以来投资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助力长远发展。”付凌晖说,但是也要看到,投资稳定增长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下阶段要注重提高投资质量,既利当前,更惠长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没有通缩也不会出现通缩
近期,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的公布,各界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走入通缩的讨论较多。
付凌晖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付凌晖说,但从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情况看,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从货币供应量来看,3月末广义货币M2增长12.7%,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回升。整体上都不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
付凌晖分析,CPI涨幅回落主要是受阶段性因素影响,包括:季节性因素、部分食品价格走低、能源价格回落、汽车价格特别是燃油小汽车价格下降,以及地缘政治和疫情影响。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物价会稳步恢复,价格带动会逐步增强,不会出现通货紧缩情况。从价格表现来看,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高,再加上国内受疫情影响供给偏紧,导致去年二季度CPI涨幅都比较高,将影响二季度CPI涨幅可能保持低位。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合理水平。
综合新华社、证券时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