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毅
农历春节期间,越来越多的预制菜被端上餐桌。京东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年货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47%。美团买菜平台数据显示,预制菜相关商品春节前销量同比增长400%。
事实上,预制菜不仅在年货节期间增长迅猛,自疫情发生以来预制菜便悄然走俏。与此同时,资本在预制菜领域持续布局。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年预制菜领域共发生了31起融资项目,而2021年预制菜领域则有32起融资项目。
被贴上“方便”“简洁”等标签的预制菜,其市场热度在2023年能否持续?面对“千菜一面”的评价,资本是否还会继续“品尝”预制菜?
资本对预制菜投资热情不减
预制菜并非新概念。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升级,餐饮与食品相向而行,预制菜应运而生。作为餐饮和食品加工融合发展的产物,预制菜本质是通过规模化食材和配方,将餐饮制作环节标准化,并使菜品制作全流程从后端(B端餐厅、C端家庭厨房)转移到前端(食品加工企业)。拿到预制菜品后,消费者只需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满足居家吃大餐的消费需求,减少了原辅料采购、清理、分切、调制等繁杂的处理过程。
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认可度的提高,我国市场上预制菜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达6.34万家。2020年,我国新增预制菜相关企业1.26万家,新增量同比增长0.47%。2021年新增0.41万家,新增量同比减少67.27%。2022年新增0.19万家,新增量同比减少53.94%。
预制菜市场规模庞大,产业前景广阔,引得私募创投基金争相入局。2022年,在餐饮消费整体遇冷的情况下,预制菜仍然保持着火热态势,也迎来了资本的涌入。根据红餐产业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年预制菜领域共发生了31起融资项目,而2021年预制菜领域则有32起融资项目。融资数量上,近两年基本持平。从融资轮次来看,2022年,预制菜赛道融资轮次在A+轮及以前的融资项目最多,共16起,占比约52%。C轮、D轮及D+轮融资轮次则较少。从融资金额来看,2022年预制菜企业获融资金额大多集中在千万元级别,共13起。另外,百万元级和亿元级融资项目各5起,共占比32%。
红餐产业研究院认为,总的来看,资本对预制菜投资热情不减。尤其是在2022年整个餐饮消费赛道遇冷的情况下,预制菜领域还能获得资本青睐,保持与2021年融资相当的规模,足以见得资本对预制菜还抱有较大的期待。不过,相较2021年,2022年预制菜领域获得百万元级融资的项目增多,而亿元级融资减少,投资金额上更趋向于市场普遍价位,这或许意味着2022年资本对预制菜的投资已变得更加审慎。
未来市场发展充满挑战
一个赛道火热的背后,有着多方参与者的看好与押宝,预制菜也不例外。但是也必须看到,快速发展的预制菜市场同样充满挑战。
预制菜市场鱼龙混杂,以往的餐饮乱象在预制菜领域也同样存在。预制菜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阶段性特征包括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经营者众多、竞争异常激烈、盈利水平普遍较低、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成熟等。分析人士认为,当前预制菜行业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标准的缺失不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二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可度有待提高。同时,预制菜产业在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及品质保障技术方面仍处于成长期阶段,还需要不断摸索。在创新与提升方面,预制菜装备技术突破升级仍面临许多挑战。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预制菜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行业还面临着食品还原度等问题,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菜系都适合做成预制菜或者做好预制菜。目前,国内预制菜的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初级,进入预制菜赛道的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应当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标准规范,解决预制菜行业小、散、乱的现状,并在消费端倒逼预制菜产业端创新升级。
资本对推动预制菜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打铁还需自身硬”,资本为企业带来的外力终究有限。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其在投资布局时需要“擦亮眼睛”。有私募人士曾公开表示,资本看好的预制菜公司,需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有很好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二是有很好的产品研发、迭代能力;三是有品牌能力。
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扶持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在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地政府也瞄准了这片蓝海,加速布局预制菜产业。去年以来,全国多地政府对外发布了预制菜产业领域相关政策指引,涉及行业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培育、财税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内容,引导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山东、河南、广东、四川等地均有省级层面预制菜产业相关政策意见陆续出台。
今年1月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商务厅、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5部门联合印发《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10条举措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川菜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该措施提出,支持产品创新开发,将主要从平台建设、装备研制和新产品开发三个方面给予支持;其中,对从2021年开始销售额超过1亿元、连续两年增速在20%以上的“大单品”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2年11月发布《关于推进全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发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预制菜产业。
从2022年开始,广东省就开始大力布局预制菜。2022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是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该政策提出,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等10条相关举措,其中提到将构建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体系。
人们的生活不仅需要烟火气,也需要快捷便利的饮食方式。凯联产业研究院认为,展望未来,预制菜涉及的菜系种类丰富、物料构成复杂,不同品类均存差异,在我国现有人口基数的支撑下,有望出现多个超百亿元级单品市场。只有能够在“口味好”“安全健康”“价格有优势”“品牌知名度高”等方面做得好的企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才能在预制菜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