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岑健乐) 日前欧洲及美国的PMI数据表现不佳,市场揣测美国或基于经济下行压力而放慢激进加息步伐,惟近日美联储官员又合力传递鹰派信号,强调支持继续加息,认为必须遏制比预期更顽固的通胀。彭博昨公布的最新经济研究显示,美国9月份的非农就业增长超预期,增加了美联储11月加息0.75厘的可能性。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向好。尽管非农就业人口创2021年4月以来最小增幅,但失业率重回2020年1月以来新低。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显示,11月美联储加息0.75厘的可能性为92%,高于9月非农就业报告公布之前的85.5%。此前市场预计,到明年5月将进一步加息至4.5厘甚至更高,并预计2024年初将转向降息,这份非农就业报告公布后预料将加强市场的这一预期。
加息0.75厘概率增至逾九成
彭博报道称,美联储官员的预期中值是年内再进一步加息1.25厘,今年还剩下两次会议,其中11月会议的结果可能取决于本周公布的9月通胀数据。彭博经济研究指出,美国9月非农就业报告表现强劲,劳动力市场仍然紧张,同时劳动力供应成长速度,不足以压低工资成长,极大地提升了美联储于11月加息0.75厘的可能性,至于对工资和物价螺旋式交替上涨的担忧,将促使美联储加息直到2023年,推动利率升至5%。
通胀率回落至2%成「硬指标」
美联储官员近日合力「放鹰」,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上周四表示,尽管金融市场动荡,但战胜通胀仍是最重要的。纽约联储行长John Williams上周五表示,基准利率料将升至4.5%,但加息的速度和利率最高能达到多少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而现在的重点是让通胀率回落至2%。他承认美联储的政策行动会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因此正在和其他面临高通胀问题的国家央行官员联系。但他同时强调,美联储关注的重点是如何保持美国国内物价稳定。
美联储理事Lisa Cook亦表示美联储应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她于上周四表示,监于通胀率远高于美联储2%的长期目标,恢复价格稳定可能需要持续加息,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政策的限制性,直到美联储相信通胀率坚定地迈向2%的目标。
利率料最快明年初达4.5厘
芝加哥联储行长Charles Evans上周四则预计明年某个时候利率将达到4.5%至4.75%的水平,监于美联储加息的速度,可能明年春天利率就会到达上述水平。